主题没有,内容瞎写

芳草伴青山, 雲影入湖心, 松梢鶴嘯長, 蘆屋酣夢沉。

0%

好几年,甚至是很多年没有听到过跨年夜的烟花爆竹声了,尤其是在德国。以至于昨夜有种似乎回到了中国的感觉。人们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或宏观或微观,大都对2022感到厌倦甚至厌烦和排斥,有的还喊出希望它快点滚蛋。的确,2022真的太不平凡了。这个星球上发生了太多和它过去几十年发展路径不一致的事情,而且大多都是负面的。它让很多曾经认为窗外风景无限美好的人们开始怀疑,那些看似美好的景色,真的会一直在吗?尽管他们很多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即便是之前,那些美好也和他们之间隔着一道厚重无比、难以逾越的玻璃。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失去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信心”,对未来会越来越好的信心。

对于未来,我也是偏悲观的,认为目前仍然尚未探底。然而,在这个诡异横行的世代,仍有微光,星星点点的缀在晦暗之中。有光,就有希望。但愿2023不再那么不平凡,愿所有还在与诡异战斗的人们安好。

截至到目前打字的时刻为止,这是我的判断。Metaverse(元宇宙)是Facebook为了寻求新的生存之路,为了融合几乎已经走入死路的社交和它的Oculus设备,为了迎合资本市场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浮夸的、做作的伪需求。

然而抛开浮夸的外表,我认为混合现实(带有摄像头的VR)设备是未来人机交互的一个重要方向,会剧烈改变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模式、信息传递模式,甚至人与人交互的模式,进一步模糊化甚至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抹除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边界。这个技术的商业化爆发会有一个临界点,就是设备的彻底轻量化甚至无感化——你应该几乎感觉不到你是戴着它的。这个临界点在未来五年之内暂时看不到会出现。

很久没追剧了,没挡住最近口碑炸裂的短剧《沉默的真相》。一句话总结:当作为正义的化身,与邪恶缠斗的时候,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当敌人极为强大的时候,正面硬刚不是上策。

非常精彩的一部剧,情节紧凑,不枉豆瓣9分。

如果连局座在内的你我他都看出来下一步棋会下在南海,而且会在接下来的三四个月之内下,那这步棋还真的会下么?

战后的世界平静太久了,比划比划吧

最近时不时的会被问到一些让我哭笑不得的关于德国的问题。这里统一回复一下,不定期更新。

  • Q: 听说德国人“骨子里”很看不起亚洲人/中国人,是不是这样的?
    A: 我没有钻到每一个德国人的骨头里去看过,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骨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和法国人、意大利人、美国人等等的骨头有什么区别。但我知道的是,如果一个人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然后是多做让别人看得起自己的事,少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事
    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其它群体有防备甚至排斥(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是人类的天性。想想你所属的家庭、班级、小组、学院、学校、公司、省市、国家、党派、民族,支持的球队、乐队……就明白了。贴标签扣帽子这事特简单,也很粗暴。所以,在试图将“个性”推广到群体身上,或者将“共性”应用在个体身上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 Q: 听说这两年德国最近难民很多,恐怖活动和犯罪率都在上升,是不是严重?
    A: 最近几年难民是进来不少,但也请关注对于“消化”这些难民,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全德国所付出的那些努力。而从新闻和软文中,通常是读不到后面这些内容的。从全欧洲(甚至全世界)范围来看,德国(尤其是南德地区)仍然是治安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然而,社会治安好不代表个人可以没有任何安全意识。自己要学会安全生存的基本规则和如何保护自己的基本方法,这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 Q: 全世界都知道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的品质是超一流的,一口锅一把刀可以用几十年,是真的吗?
    A: 德国制造的品牌品质具有不错的口碑。但是,并不是所有德国市面上售卖的商品都是传言中的那么经久耐用,即使是那些知名品牌的刀,锅,更不用说电子产品。一个东西质量好不好背后其实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下结论都很主观。一概而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和情绪化的。作为消费者,货比三家,理性消费就好了。
  • Q: 德国媒体反华?德国总理亲华?
    A: 这么分裂的问题让我该怎么说呢?批评你说你不爱听的就是亡你之心不死,净捡你爱听的说就是爱你的全天候的兄弟?
  • 待续…

跟之前的版本相比,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这次终于向开发者开放了API,目前共四个:

  • Geocoding 地理编/解码
  • Directions 路径规划,支持驾车(包括货车和特种车等子类)、自行车(包括普通车和山地车等子类)、步行等模式。每种模式都还包含了更多的约束和选项
  • Isochrones 可达性分析,支持多种交通工具
  • Places 搜索周边,支持在点、线和多边形附近搜索兴趣点,比如说找到一条路径之后沿途搜索加油站这种场景

API的使用目前只提供一个免费套餐(Free plan),以后还会有其它套餐推出,敬请期待。需要使用API的话,请先在开发中心注册,然后申请免费套餐的API key。申请提交之后,API key会发回到申请邮箱。请注意保管好这个key,一旦遗失我们也没办法找回来,只能重新注册一个新用户再申请。这个版本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彻底抛弃了反人类的XML,而改用JSON/GeoJSON作为请求和响应的基本格式。

更多关于这版OpenRouteService (ORS)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官方声明(英文),如果有任何关于客户端或者是API使用的问题,欢迎随时与我或项目组联系。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对于想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ORS的用户来说,路径规划的服务质量会低于欧洲、北美、日本、港台等地区,原因很简单:ORS是基于OpenStreetMap (OSM)数据的,而中国大陆地区的OSM数据质量目前只能呵呵。有朝一日,在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科学家们的推动下,中国大陆地区OSM数据质量有质的飞跃之后,ORS的服务质量也会随之大幅提高。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btw,ORS的web前端是开源的,github仓库地址是https://github.com/GIScience/openrouteservice-ng/ 。如果有关于前端的问题在这里开issue也没有问题。欢迎吐槽拍砖 :)

十年桃李缘,
一朝渐行远。
万里惊闻信,
只影怅然叹。

木然,暮然,
往事已如烟。
无奈,无言,
谁人听弦断。

个人认为,未来能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技术不多,但无线供电(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超强的一年一充的电池)应该是最重要的之一。太多的线,太不扛用的电池令人不胜其烦。

因为在测试一个安全模块的时候错配了端口,导致我自己无法访问这台虚机,而且一坏就是大半年,囧`

看看今天是不是修好了。发条测试消息试试